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

网站首页 校务公开 规章制度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意见

2019年8月31日

苏教基〔2018〕12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要求,引领我省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和提升办学品质,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现就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并发展适合的教育,突出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坚持评建结合,强化示范辐射,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品质高中,使之成为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创新育人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典范,引领和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的整体提升,探索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品质高中样式,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服务,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育人为本,发展素质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积极构建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育人方式,着眼培养未来各个行业的领军人才,切实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突出优质特色发展。坚持基本必备条件,突出优质目标导向,实现多样特色发展,聚焦内涵品质提升,以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为建设目标,突出强化办学理念、师资队伍、课程实施、学校治理、育人模式和办学特色等建设,努力打造理念新、师资强、课程优、管理精、质量高、特色明、声誉好的高品质高中。

(四)强化示范辐射引领。围绕高品质高中建设重点和关键环节,引导学校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力求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克服发展瓶颈等方面率先突破,探索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与成功经验,为我省普通高中发展提供样本和方案,辐射全省全国,引领高品质发展。

三、目标任务

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是我省高中教育在星级评估基础上创设的一个重要的引领性发展项目,其目标任务是:“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遴选培育、创建评定一批具有高品质理念、高品质队伍、高品质课程、高品质生活、高品质文化和高品质管理,具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自觉创建的责任担当、自信建成的理想追求,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引领并带动全省普通高中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

四、建设要求

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要突出重点,注重内涵,强化示范,体现更高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各校围绕以下9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做到有目标、有思路、有创新、有措施、有成效,着力提升整体品质,至少要在2~3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性成效,形成了本校的优势和特色。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之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开发实践课程,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机制,有良好成效。深入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并取得创造性经验和成效。

(二)践行独特办学思想。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科学凝练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的鲜明办学理念和思想文化,清晰回答并细化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炼本校独有的校训校风,并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管理活动过程之中,持之以恒践行和坚守学校特有的精神文化,成为学校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现代文化,建设学校特色文化,让学校成为区域文明、文化的高地,引领社会风尚。提升校园品位,通过物型课程赋予校园建设更显现的文化立意、教育创意和课程寓意,以有美感、能品味、可体验、会生成的式样化室内外学习场所,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塑造符合教学规律、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文化。形成广大师生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三)造就卓越师资队伍。建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发展机制健全,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成效。学校管理团队德高、业精、善管,勇于担当,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执行力。校长和优秀教师在全国知名,水平一流。建有学科覆盖面广的特级教师或骨干教师团队,形成梯度,并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能力,教育教学成果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教师群体师德表现良好,学生、家长、同行及社会赞誉度高。确立并实施科研兴教、强教战略,校长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有健全的教育科研体系和广泛参与的科研氛围,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

(四)建设优质课程体系。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开发建设并有效实施具有学校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开发具有高品质的校本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择,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加强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根据办学思想、学校特色和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并成为新课程方案创新实施的典范。开齐、开足和上好规定课程,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学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全面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制度,切实加强对学生理想、学业、择业等生涯指导。深入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前瞻性教学改革等项目,并取得比其他学校更为显著突出的成效。

(五)健全学校治理机制。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为保障,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实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制度,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校长要努力成为学校管理专家,善于将办学思想贯穿、渗透到日常管理之中,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权,强化人文管理,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发展。带头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违规办学。探索形成了可复制推广和可学习借鉴的高中管理规范与成功经验。

(六)不断丰富校园生活。积极创造条件为师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高品质校园生活。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坚持每天锻炼,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切实加强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坚持开展主题教育、仪式教育、校园节会,积极发展学生社团,社团数量达到学校班级数的1.5倍以上。广泛开展社团活动,建有一批学生喜爱、品格高雅的艺体、科技等活动品牌项目,保障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增进校园生活的幸福感,促进学生蓬勃发展,成就梦想,终身难忘。

(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瞄准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形成彰显本校特点的育人模式。重视课程基地建设,形成课程基地群,打造高峰基地,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优势和作用,转变教学方式和育人模式,突破长期存在的同质化、标准化培养模式,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更加注重个性化、多样化培养;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倡导启发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切实在“减负增效”上取得明显实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高校联合培养、国际化合作等多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积极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

(八)构建智慧教育范式。高起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配具有先进水平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方法的变革和教学形式的改变,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评价、教育科研等,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的学校治理模式和“互联网+”的课堂教学范式,有效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着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有效获取、鉴别、使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的意识。

(九)深度开展国际交流。着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开设若干国家相应课程供学生选修。广泛开展与国际著名高中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课程和师资,借鉴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形态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吸引外国学生来校学习、交流、生活。坚持文化自信、教育自信,鼓励教师学生去国外同类学校讲学、访问、交流,加强国际文化理解教育,努力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提升办学品质和国际知名度。

五、评估认定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学校须符合“八有”基本要求。即有科学鲜明的办学思想,有优秀敬业的教师队伍,有优质适合的课程体系,有丰富和谐的校园生活,有特色厚实的学校文化,有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有公认显著的办学业绩,有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

2. 取得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资质。原则上要取得四星级高中资质10年以上,且复审合格,对评估和复审中发现的问题已经进行有效整改。

3. 长期坚持规范办学。近三年中,实现“六无”,即无违规招生收费,无违规补课,无随意改变国家课程计划,无下达升学指标公开考试排名,无重大影响的安全稳定责任事件,无违法违纪案件。

(二)评估办法

1. 学校申报,逐级推荐。申报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学校,必须制定建设规划方案,并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再由设区市教育局审核并向省教育厅推荐。

2. 审核评议,现场答辩。学校建设规划方案着重围绕建设要求,重点阐述建设预期目标、建设重点、工作措施、保障机制等。省教育厅将组织评估专家对学校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议,组织通过审议的申报学校校长进行现场答辩,并择优列项,不照顾地区分布。立项建设周期为三年。

3. 专家随访,动态监测。省教育厅委托教育评估院每年根据专家随访和常态数据监测情况,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及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帮助项目学校剖析发展困难和问题,持续进行整改,提高创建水平。项目学校不搞终身制,实行每年专家随访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资格。

4. 社会认可,评估认定。三年建设期结束后,省教育厅结合各年度考核、专家随访情况和必要的现场考察,并通过对在校师生及家长、同类学校、高校及用人单位等的综合调查,深入了解社会及同类学校的认可度与师生的满意度,形成项目学校创建成效的综合评估结果。评估结果“通过”的项目学校,省教育厅将授予“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称号。

六、加强领导

省教育厅对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加强指导。通过制定考核办法、常态数据监测办法和专家随访办法等,发挥考核监督和专家团队跟踪指导作用,引导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健康发展。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重视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统筹,理顺体制机制,扩大高中办学自主权,要切实帮助解决高中办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学校创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申报学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建设,不断提高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办学品质作出贡献。

江苏省教育厅

2018年5月12日

2020年8月6日 14:05
浏览量: 0

信息详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