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学
大家好,我叫杨天树,是一名来自昆山中学常春藤2班的学生。在美方的四门科目中,我最喜欢的是文学,很高兴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心得与体会。
和中方文学(也就是语文)相比较,我觉得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文学和语文学习的内容很相似,我们主要是学习课文,学习新的词语,理解文章,但是学习的方法不一样。首先,在学习词汇上面不同。中方老师会让我们把新的词语划出来并记住,早自习默写,错了以后抄写。而我们的文学老师Clinton则会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把不会的单词打下来,只要大于等于10个就好,并从中抽五个单词造疑问句,以电子稿的形式发给他。他会在班里抽十个句子出来,在文学课发给我们,让我们回答,不断地重复运用着,这是我们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许多单词。另外,Clinton还会在我们自己不会的单词里挑十个单词,以Quiz的形式检测我们。因为平时的每一次测验都会影响着我们的最终成绩,而不只是罚抄写就一笔勾销的。所以我们会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任务。其次,在理解课文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中方老师在课上为我们赏析句子,概括文章,一节课下来,书上是密密麻麻的笔记,然后课后记住。Clinton则是让我们自己读,有不理解的地方去办公室找他,他会随时解答。老师在回答你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他会启发你,让你不断地往答案上靠拢,最后自己便会恍然大悟,这时你会记忆很深刻,也会很有成就感。 “A good student asks questions if they need help.”其实不只是文学,每一门学科都是这样,只有不断地问老师问题的人,才能学得更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当时正像我们的数学老师Ebrima所说“Chinese students are always too shy.”刚开始我也很害羞,不好意思问老师问题,但是问多了之后也就没什么了,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好害羞的。在每周五的文学课上,Clinton也会让我们做一个Quiz,来检测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因为将来我们是要走出国门的,学好英语固然很重要。在课外学习方面,我们能自己去和Clinton提要求,组一个小组,选一本书,每周看一些,并和他在固定的时间讨论。我们小组共有四人,我们读的是Gone With The Wind。在接触国外的名著和与Clinton讨论时,我们不仅练习了英语,还很有趣,经常会闹一些笑话。
最后,我想说说Clinton。他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并且也很有特色。Clinton的发音很标准,让人听着很舒服。我很欣赏他对待学生的公平,很多我接触过的中方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都取决于他们的成绩,但是Clinton对每个同学都一样的充满热情和耐心。人无完人,Clinton也不例外。他的要求特别严格,我们在私底下都会说他是一个“冷暴力”的人。只要作业迟交了一点,他就会给你零分。他生气起来,便会面无表情,虽然不会大吼大叫,语气也很平和,但会让你不敢再犯。
正是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还有Clinton的循循善诱,让我走进了文学。